二十四岁的时越,凭借出色的演技,几乎囊括了所有奖项。
大家尊敬的称他老师,所有人对他都是称赞。
可一次话剧后台换装时。
他偶然听到上一秒还向他讨教表演的后辈却在背地里找人发他的黑通稿。
渐渐的,他觉得镜头带给他的只有虚假,表演也找不到感觉。
于是便暂停了所有的工作,想要休息一段时间。
那段时间,他每天都呆在我医院办公的休息室。
我怕他总是这么闷着出事,就让他陪我去医院附近常去的那家店买咖啡。
等待的过程中,他颓丧的情绪好像得到了疏解。
拿到咖啡时,他突然说好像又找到了表演的意义。
与其每日在片场盯着剧本里那些只有文字勾勒出的角色,不如去体验角色背后真实的经历。
就像这一杯咖啡,它的味道固然重要,可是味道背后的过程更值得回味。
做的人心境手法不一样,咖啡的味道也会有不同。
我没懂他说的话。
咖啡最终只要能达到提神的效果就好。
就像做医生,只要最后病人痊愈了,什么都不重要。
柜台另一边的安然却突然开口:
“您说的对,大家喝咖啡都是为了提神,不会细究它的口感。”
“可只有我知道,每一杯咖啡都有它独特的味道。”
屋外不知何时落下了雪花,有人开门进来,渗进一阵凉风。
可面前的两人,眼神却变的炽热。
因为咖啡。
也因为我。
3.
那天起,时越就成了那家咖啡店的常客。
白天他和安然学着制作咖啡,也观察着来来往往的人们。
晚上回家还要打电话交流想法。
书房里总能听见他开怀的笑声,不再是之前的苦闷不堪。
直到他重返剧组那天,要让安然当他的助理。
“安然是天生的创作者,她有想法,能共情角色。”
“跟在我身边,能让她更好的学习。”
安然看向我的眼神带着些紧张不安:
“姐,我妈重男轻女,初中我就辍学了,她让我打工给弟弟赚钱。”
“可是,我也有自己的梦想。”
“我想跟着越哥在剧组学习,我想为自己争取一个机会。”
她的声音哽咽,可是却倔强的不肯落下那滴泪。
这副样子和当初被打的浑身是血却依旧不肯落泪的时越很像。
同样让我无法拒绝。
后来,我每次去探班的时候,都会给她准备一份礼物。
她急性肠胃炎,是我熬夜照顾她一宿。
逢年过节,也会让时越带她一起回爸妈家吃饭。
她感谢我,说我给了她家的感觉。
在她眼里,我就是她的亲姐,她一定会成功,一定会报答我。
她的确很有天赋,创作的第一个剧本就大获成功,获得了那年的最佳新人编剧。
我带着礼物去给她去庆祝,却在她的家里看见了时越。
两人未着寸缕,吻得难舍难分。
那时的我,浑身就像被雷击中,大脑一片空白。
等我反应过来时,门不知道何时被关上,屋子已经被我砸的一片狼藉。
而那个承诺和我一辈子不分开的男人,挡在安然面前,看向我时眼神冷的像冰。
“冷静了的话就离开这里,安然都被你吓成什么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