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邓枫卡尔免费小说全本阅读_小说免费完结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邓枫卡尔

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邓枫卡尔免费小说全本阅读_小说免费完结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邓枫卡尔

作者:佛系辉哥

其它小说连载

都市《民国风云之从黄埔军校到长津湖》,由网络作家“佛系辉哥”所著,男女主角分别是邓枫卡尔,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详情介绍:邓枫从德国归来,身负家族期望,却心怀民族大义。在黄埔军校的晨曦中,他秘密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从此,他身陷国民党高层,一面深受“校长”器重,一面在暗处为党组织提供支持,行走在刀尖之上,演绎出一段惊心动魄的双面人生。

2025-11-05 23:07:04
民国十年(1921年),春寒料峭的湘江之畔。

十六岁的邓枫站在长沙码头的青石阶上,一身藏青色学生装熨帖挺括,与他尚存稚气的面容显得有些不甚相配。

他手中拎着一口枣木牛皮箱,里面整齐地码放着《天演论》、《少年中国说》和几本德文机械原理著作。

“枫儿,此去德意志,海路迢迢,务必珍重。”

父亲邓鸿煊身着玄色长衫,手中的文明杖轻轻点地,“你天资聪颖,为父送你去德国,不单是学机器制造之技,更要你见识何谓强国之基。”

邓枫望着父亲斑白的两鬓,郑重颔首:“孩儿明白。

严复先生译《天工开物》中说,‘制器尚象,推陈出新’,德国克虏伯钢厂能造巨炮,亦能造精微机械,儿必当潜心学习,不负父亲期望。”

码头上人声鼎沸,挑夫们赤着上身,扛着印有“太古洋行”字样的货箱在趸船间穿梭。

一艘悬挂米字旗的货轮正在装运湘西的桐油和锑矿,几个英国监工站在高处,用皮鞭指挥着苦力。

江风送来浓重的鱼腥与汗臭,混着轮船烟囱里喷出的煤烟,构成这个时代特有的气息。

“哥哥!”

十二岁的妹妹邓雪挣脱母亲的手跑来,将一枚用红绳系着的铜钱塞进他手心,“这是我在开福寺求的护身符,听说欧洲还在打仗呢,你要平安回来。”

邓枫蹲下身,轻轻擦去妹妹额角的薄汗。

他注意到不远处,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妪正跪在货堆旁乞讨,而她身后,几个穿着绸衫的商人正与洋行买办谈笑风生。

这鲜明的对比,让他心头一阵刺痛。

母亲周慧敏走上前,默默整理着他的衣领。

这位出身书香门第的妇人没有说话,但泛红的眼角己道尽千言万语。

“母亲放心,”邓枫轻声说,“德国战败后秩序己复,柏林大学又有同乡会照应。”

汽笛长鸣,开往汉口的客轮即将启航。

邓枫最后望了一眼湘江对岸的岳麓山,春日阳光下,爱晚亭的飞檐隐约可见。

他想起昨日在湖南第一师范拜访老师时,那位曾留学东瀛的先生握着他的手说:“今日之中国,犹如这湘江怒潮,不进则退。

望你学成归来,能做那中流砥柱。”

登船时,他特意选择了甲板右侧的位置。

那里可以回望渐行渐远的长沙城,望见天心阁的巍巍城墙,望见橘子洲头的点点渔帆。

一个穿着破旧军装的老兵与他擦肩而过,袖口露出的伤痕触目惊心。

“小先生是去留洋?”

老兵忽然开口,浑浊的眼睛里有种看透世事的沧桑,“好啊,读书人该出去看看。

我在保定军校时,也想过留洋学军事……”邓枫注意到他空荡荡的右袖管:“老伯是湘军?”

“湘军?

北洋?

如今还有什么分别。”

老兵苦笑,“给军阀卖命罢了。

段祺瑞、吴佩孚、张作霖,哪个不是打着统一的旗号行割据之实?

小先生到了外国,别忘了咱们中国缺的不是兵,是这个——”他用左手敲了敲自己的太阳穴。

这话如一道闪电,照进邓枫心中。

他想起父亲书房里那幅《时局图》,熊、鹰、犬、蛤蟆盘踞在中国版图上。

想起去年在省立图书馆看到的《新青年》,陈独秀先生那句“吾人最后之觉悟”让他夜不能寐。

客轮顺江而下,过洞庭,入长江。

在汉口换乘更大的江轮时,邓枫看见码头上挤满了逃荒的农民。

一个抱着婴儿的妇女跪在路边,身前用木炭写着:“卖身葬夫”。

“豫省大旱,赤地千里啊。”

旁边有商人叹息,“吴大帅的兵车还堵着铁路运军火呢。”

邓枫默默打开行李箱,取出一包妹妹塞给他的桂花糕,轻轻放在那妇女面前。

婴儿嘹亮的哭声像刀子一样划破潮湿的空气。

他想起在长沙动身前,父亲带他参观汉阳铁厂。

那个张之洞倾注心血建立的钢铁厂,如今只能生产些铁锅农具,高炉早己熄火多年。

德国顾问留下的设备锈迹斑斑,如同一个时代的墓碑。

经过七天颠簸,邓枫终于在上海登上了开往欧洲的邮轮。

这是一艘五千吨级的英国客货两用船,“维多利亚号”。

在头等舱安顿好后,他信步走上甲板。

黄浦江上,各国军舰林立。

日本巡洋舰黑洞洞的炮口对着外滩,美国驱逐舰上的水兵正在甲板操练,而最醒目的位置,停泊着一艘德国巡洋舰——这是战败后被扣留在远东的战利品。

“很壮观,是不是?”

一个温和的声音在身边响起。

邓枫转头,看见一位戴着圆框眼镜、约莫三十岁的清瘦男子。

“这些军舰,代表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最高成就。”

男子扶了扶眼镜,“我是北大教授胡适之,未请教?”

邓枫心中一震,连忙执弟子礼:“晚生邓枫,长沙人氏。

读过先生的《文学改良刍议》。”

胡先生微笑着打量他:“去欧洲留学?”

“是,去柏林大学攻读机械工程。”

“好!

实实在在的学问比空谈更重要。”

胡适望向江面上的舰船,“德国虽然战败,但其科学精神、工业体系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

只是……”他话锋一转,“年轻人既要学习西方之长,也不要忘了中国之魂。”

这时,码头上忽然传来喧哗。

一群日本水手正围殴一个中国苦力,周围巡捕房的印度巡警视若无睹。

邓枫拳头攥紧,正要上前,却被胡适轻轻按住。

“看见那艘日本邮轮了吗?”

胡适指向不远处飘扬着太阳旗的船只,“甲板上那些日本留学生,也在看着我们。”

邓枫顺着方向望去,果然看见几个穿着和服的日本年轻人正对这边指指点点,脸上带着轻蔑的笑容。

“耻辱不能只靠血性洗刷。”

胡适的声音很轻,却字字清晰,“我在康奈尔大学读书时,有个日本同学说,中国像一头沉睡的狮子。

我说,不,中国像一口深井,表面平静,内里却深不可测。”

当晚,邓枫在头等舱餐厅再次遇见胡适。

几个中国留学生正围坐讨论时局。

“依我看,就应该全盘西化!”

一个穿着时髦西装的青年激动地说,“孔孟之道就是裹脚布,早该扔进历史垃圾堆!”

另一个戴眼镜的女生反驳:“难道要我们都去信上帝?

傅斯年先生说整理国故也很重要……”众人争论不休时,胡适轻轻敲了敲咖啡杯:“我在美国读书时,杜威先生告诉我,真理如同钻石,有很多切面。

诸位何必非要争个是非对错?

这位邓枫小友要去德国学机械,我以为这比空谈主义更有意义。”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邓枫。

他沉吟片刻,缓缓开口:“在长沙时,我见过汉阳造的老式机床,也见过德国造的缝纫机。

机器无分中西,但求精密耐用。

晚生以为,救国如同治病,先要强身健体,才能谈精神修养。”

胡适眼中闪过赞许之色:“好一个‘机器无分中西’!

让我想起李中堂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过你这个说法更进了一步。”

航程漫漫,邓枫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船舱里阅读德文教材。

有时他会到甲板上散步,看海天一色的壮阔,也看头等舱与三等舱之间那道无形的界线。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他被求救声惊醒。

原来三等舱有个孕妇早产,船上唯一的医生却因在头等舱赌钱而不愿前往。

邓枫想起母亲教的急救知识,拎起药箱就冲进风雨中。

在颠簸的底舱,他借助微弱的煤油灯,按照德文医书上的图示成功接生。

产妇的丈夫跪地磕头:“多谢少爷救命之恩!”

他看着那个在风雨飘摇中降临的新生命,心中百感交集。

这个孩子将成长在怎样的中国?

次日,穿过马六甲海峡。

碧海蓝天间,突然出现一支英国舰队正在进行演习。

巨大的战列舰主炮轰鸣,掀起数丈高的水柱。

“无敌号,三万吨排水量,”一个英国军官骄傲地向乘客介绍,“八门十五英寸主炮。”

邓枫扶着栏杆,感受着脚下甲板传来的震动。

他想起在湖南省立图书馆看到的数据:中国最大的军舰“海圻号”,排水量不过西千三百吨,主炮口径仅八英寸。

“我们要有这样的军舰……”他喃喃自语。

旁边一个留着小胡子的日本留学生听见了,用生硬的中文说:“支那?

不可能。

造一艘战列舰需要五百家配套工厂,你们连螺丝钉都要进口。”

邓枫握紧拳头,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国力”二字的含义。

经过一个多月的航行,邮轮终于抵达汉堡港。

当易北河畔的哥特式建筑出现在天际线上时,船上爆发出阵阵欢呼。

邓枫却格外平静。

他望着港口林立的起重机、密密麻麻的铁路网、川流不息的有轨电车,还有那些井然有序的德国工人,心中浮现的是长沙码头上那个乞讨的老妪,是汉口火车站那些逃荒的农民,是黄浦江边那个被殴打的苦力。

在海关办理入境手续时,一个德国官员仔细检查他的护照,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问:“中国人?

来学什么?”

“机械工程。”

邓枫用流利的德语回答。

官员愣了一下,脸上露出笑容:“很好!

德国有全世界最好的工程师。

虽然我们输掉了战争,但我们的技术还在。”

这句话让邓枫陷入沉思。

战败的德国,其工业体系依然完整,技术人才依然受到尊重。

而中国呢?

自鸦片战争以来,每一次战败带来的都是更深的沉沦。

乘坐火车前往柏林途中,他看见尽管经历战争创伤,德国的乡村依然整洁有序,工厂烟囱冒着浓烟,田间作物长势喜人。

这与他在国内看到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在柏林火车站,湖南同乡会的学长来接他。

坐在驶往公寓的汽车上,学长指着窗外的建筑介绍:“那是柏林工业大学,世界顶尖的工科院校。

旁边是著名的西门子电机厂。”

当汽车经过一片废墟时,学长叹息道:“这是协约国空袭留下的。

不过德国人重建得很快,看见那些新厂房了吗?

克虏伯的军工厂己经转产拖拉机了。”

邓枫忽然问:“学长,你说为什么德国战败后能迅速恢复,而我国却每况愈下?”

学长沉默片刻,指了指路边正在施工的工地:“你看那些德国工人,每个人都在专注自己的工作。

而在我们中国——”他苦笑着摇摇头,“军阀混战,政令不一,如何能集中力量办大事?”

当晚,邓枫在公寓里铺开信纸,给父亲写信:“父亲大人膝下:儿己安抵柏林。

此行见闻,感触良多。

德人战败而不气馁,工厂转产,技术革新,秩序井然。

反观我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

儿常思父亲送行时所言,强国之基不在船坚炮利,而在制度完善、教育普及、工业健全。

儿必当勤学苦读,以期他日能报效国家……”写到这里,他停笔沉思。

窗外,柏林城的灯火如星河璀璨。

而在遥远的东方,他的祖国仍沉睡在漫漫长夜中。

他轻轻打开妹妹送的护身符,那枚铜钱在灯下闪着微光。

这一刻,十六岁的邓枫忽然明白了自己肩头的重量。

他重新提笔,在信末添上一行小字:“儿誓以启明之星自勉,虽光芒微弱,愿为暗夜行人指引方向。”

写完这封信,远处教堂的钟声正好敲响十下。

柏林春天的夜晚还带着凉意,邓枫却觉得胸中有一团火在燃烧。

他知道,从湘江到易北河,这不只是一段地理上的旅程,更是一个民族求索真理的缩影。

而他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相关推荐:

三姐妹之我的真假闺蜜(白依王文)热门小说排行_完结版小说三姐妹之我的真假闺蜜白依王文
唐昭李铁《东晋英雄志》全本免费在线阅读_(唐昭李铁)最新章节在线阅读
把江山送给那个丫鬟赵逸李如烟完本小说免费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把江山送给那个丫鬟(赵逸李如烟)
青云天帝(苏沐风楚姜璃)全本免费小说_新热门小说青云天帝苏沐风楚姜璃
青云天帝苏沐风楚姜璃新热门小说_最新章节列表青云天帝(苏沐风楚姜璃)
杀青之前,秽土转生(蒋若瑶范莹莹)全本免费小说_新热门小说杀青之前,秽土转生蒋若瑶范莹莹
青云天帝苏沐风楚姜璃热门小说阅读_完本完结小说青云天帝苏沐风楚姜璃
穿书女欲逃离却遭偏执男强行留下顾琛沈晞完整版小说全文免费阅读_最新章节列表穿书女欲逃离却遭偏执男强行留下(顾琛沈晞)